2019年5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工作會議并發表重要講話,提出要“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為新時代加強黨的建設提出了明確要求。今天我們來到藍田縣葛牌鎮,沿著先烈們的足跡探訪革命舊址,傾聽英雄故事,為的是讓信仰之光再度閃耀,讓紅色基因薪火相傳,讓革命精神迸發力量。這次活動是非常有意義的。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中國工農紅軍第二十五軍奉命于1934年11月從河南省羅山縣何家沖出發入陜,經過一路浴血奮戰,粉碎了敵人的重重圍剿,于1935年2月3日攻占葛牌鎮,2月7日,鄂豫陜革命根據地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宣告成立。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剛剛建立,紅軍就立即開展了轟轟烈烈的革命斗爭。組織發動廣大群眾抗捐、抗稅、抗債、抗糧、抗兵,打土豪、分田地、分浮財,對橫行鄉里,壟斷市場的奸商惡霸進行打擊。而對中小商業則給予保護,積極支持其發展,這些舉措解決了勞苦大眾的切身利益問題,改善了人們生活,繁榮了當地市場,穩定了商業持續。同時,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還建立起民眾的革命武裝隊伍——赤衛隊。這支窮人自己的隊伍很快由二三百人發展到五百多人,他們以葛牌鎮為根據地,活躍在藍田、商縣、柞水、山陽、鎮安等縣交界處,配合游擊隊打擊敵人,保衛群眾利益和紅色政權。葛牌鎮區蘇維埃政府是中國鄂豫陜省委在關中創建的第一個紅色政權,它雖然只存在了短短的半年時間,卻不僅發展壯大了鄂豫陜邊區的革命理論,而且有力配合了川陜和西北革命根據地的斗爭。尤其是在中央紅軍實施戰略轉移后,紅二十五軍在鄂豫陜邊區積極主動出擊,牽制敵人30多個團的兵力,有效地支援了中央的戰略行動。2009年,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這支人數最少的紅軍長征隊伍鍛造出了97位共和國將軍,歷史和人民不會忘記紅二十五軍的豐功偉績,是這些為了中華民族的繁榮昌盛拋頭顱灑熱血的革命先輩們,用他們的鮮血和生命鑄就了共和國的脊梁。他們的功勛會永垂青史。
紅二十五軍在艱苦卓絕的環境下,在數倍于己的敵人面前為什么不僅沒有潰敗,反而越斗越勇,越戰越強呢?答案只有一個——就是他們具有崇高的革命理想,具有老一輩革命家所展現出來的不怕困難的頑強戰斗精神,顧全大局的團結協作精神,這是偉大長征精神的寫照,也是我們黨最終取得勝利的根本原因。我們了解紅二十五軍的歷史,就是要緬懷先烈,不忘初心,繼承偉大的長征精神,以此引領我們新的偉大的長征。
時光荏苒,歲月蹉跎,如今的葛牌鎮早已不見了當年的戰火硝煙。古樸靜謐的老街兩旁,青瓦白墻的民居錯落有致,飛檐斗拱的屋宇、精雕細鏤的窗欞、門前嬉戲的兒童、叫賣山貨土產的村民,洋溢著一派和平、寧靜、舒適、安詳的氣氛。然而那村頭默默矗立的老樹,遠處巍巍高聳的群山卻依舊在無聲地訴說著葛牌鎮昔日的榮耀與輝煌。我們在這里凝望歷史,仿佛能看見當年戰士們穿梭在槍林彈雨中的身影,能聽見激烈的槍炮和吶喊聲,深切的感受到毛澤東同志1933年所作的《菩薩蠻·大柏地》中“當年鏖戰急,彈洞前村壁?!钡脑娭姓嬉?。英雄的足跡并未隨著時間的流逝而湮滅,紅色的記憶并未在三秦大地上褪色。陜西有著豐富的革命歷史傳統,延安、照金、渭華、葛牌......到處都有紅色精神的寶藏,到處都書寫著革命志士為了民族獨立、人民解放前仆后繼,以身報國的感人篇章。這深厚的紅色基因是我們最珍貴的精神財富,無論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能將之丟棄,這是我們的黨能夠長盛不衰、枝繁葉茂的動力源泉。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今天是黨的98歲生日。此時此刻,我們在葛牌鎮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正當其時。作為當的文藝工作者,我們要發揚紅二十五軍的革命精神,牢牢記住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牢牢記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不斷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牢牢把握“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的總要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以堅韌不拔的意志和無私無畏的勇氣,戰勝前進道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為實現文旅融合,實現我省文化大發展大繁榮,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不懈努力。(孫昭撰稿,王娟發言)